【同音*分享】古箏保養常識。
【同音*分享】古箏保養常識。
同音琴行 前天
[圖片]
[圖片]
[圖片]
[圖片]
[圖片]
古箏保養常識
[圖片]
[圖片]
[圖片]
[圖片]
1.古箏護理應注意:防止暴曬、受潮、碰撞。出門或不彈時,若無盒子便用布包裹,可防曬、防雨、防塵。因古箏內腔較大,且木料裸露,特別是面板料松軟,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,所以在陰雨天或黃霉季節不彈箏時,最好遮掩出音孔,以免面板受潮影響發音,或因受潮膠合處上霉使膠著力過早失效。
2.移動箏馬校音時,應先用手向上抵弦,減少弦對箏馬的壓力后再移動,以免損傷(特別是尼龍鋼絲弦)和擦傷面板。
3.彈奏前要擦干凈手,以防手指上的水、汗、油等沾在弦上,使弦污染或生銹而縮短壽命。
[圖片]
4.在運輸或攜帶過程中,嚴防琴體過度顛簸、震動和碰撞,以免造成外傷,甚至結構發生破損。
5.古箏需經常使用,以使其始終處于良好的聲學狀態,音質會日趨完美。
6.空氣中飄落的灰塵極易吸附在面板上,特別是箏馬之間的灰塵難以清除。勿用濕抹布擦面板,因為大面積的面板吸濕會使箏的聲音發悶。使用一軟擦棒,就能方便的清除灰塵。同時,也勿用蠟類物品拋光面板表面,否則極易產生“移”馬、“跳”馬現象。
[圖片]
7.在演奏上、下小滑音或小三度按音時,左手的指甲,特別是左手佩戴的義甲,頂尖處極易觸及面板,初練者可以在左手按弦下方的面板上墊一塊軟塑片。若已出現斑點狀的磨損,也勿用砂紙打磨,否則面板會減薄,音色也會隨之變化。
8.一般情況下,相對濕度在50-70%之間的空間內使用古箏對樂器震動和發音都較有利。低于50%的濕度會引發箏體表面及箏底板開裂,大于70%的濕度則易使面板吸潮,導致聲音發悶、余音減短 ,音色發暗。冬季北方相對干燥,不可放置于暖氣出風口,以防變形開裂。
[圖片]
[圖片]
往期推薦